教授的研究經費與你的獎學金
- May 2, 2018
- 2 min read

申請研究所的同學,最關心的事莫過於獎學金了吧!
首先,大家要認識到,美國那個遍地是黃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。近十年來,美國大學的研究經費緊縮,狀況一直沒有改善。物價與薪資不斷調升,研究經費成長跟不上這個腳步,造成給研究生的獎學金更為嚴峻。
不過當研究經費吃緊的時候,通常是貧者越貧,富者越富,越好的學校,相對於較差的學校,資源就更為豐沛,這提供了大家努力申請上最好的學校的誘因。(這也是大飽教授留學講堂成立的初衷~)
然而大飽教授在輔導學生申請研究所的時候,發現就算碩士畢業,有過不少研究經驗的同學,甚至曾經待過美國,或者正在美國求學的研究生,對於如何辨別教授有沒有研究經費(養學生)都不甚了解。
美國學術界最重要的研究經費來源之一,叫做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(NIH),大約是我們的國家衛生研究院,但美國的國衛院提供很多的研究經費給各個領域的教授與研究人員。你仔細看這個詞:其實NIH的I是複數,那是很多個Institutes的統稱,譬如大飽的專業人口學,通常就歸NICHD(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,後來改了一個炫的名字,請自己查)管,而「40歲以上」(科科)的叫做「老齡研究」,則是歸NIA(National Institute of Aging)管。
美國國衛院提供的研究經費,最常見的是所謂R01和R03,如果你調查教授CV,發現你想跟的老師有正在執行中的R01,代表他十之八九有錢養學生,你需要關心的是他手邊是否已經太多學生,以至於沒有多餘的錢養你。如果他有R03,那也還好。如果你在他的CV上看不到R01或R03,或者我們做方法的常會申請R21,那你可以跟他,但他恐怕未必有錢養你。簡單講,NIH的錢讚讚,有NIH研究經費的老師「牛」!
那你說其他來源的研究經費呢?ㄟ,美國的國科會(我們現在改叫科技部)叫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,他們也給研究經費,但不太「補」。教授通常拿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研究經費來付他們暑假的(加薪)薪水(一個現在在對抗「一例一休」修法是為了勞工要有加班費類似的概念),或者是付受試者費(是滴,在美國當實驗的受試者,賺不少),而不是拿來養研究生的。所以你看到你想跟的教授有NSF的研究經費,不用高興太早。
這是大飽教授熟悉的領域,當然和臺灣一樣,美國政府其他單位,像太空總署或國防部,也會給教授經費做研究,這些研究經費常常可以養研究生。美國比臺灣更好的一點是他們業界更願意資助學者做研究,產學合作更密切,工程相關領域的機會就特別多。
以上,給有乖乖聽大飽的話,研究學者(大學教授)的履歷表的同學們參考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