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留學申請,桌子對面坐的是誰?

一般的留學代辦,特別歷史悠久的代辦業者,往往強調申請文書的準備,沒有不對,那是他們最能夠協助你的部分,也唯有文書編修,容易規模化,通吃所有的申請領域與範疇。


大飽教授留學講堂迄今沒有打算規模化,我們雖然營運的概念像是律師事務所,運作大致上是「by billable hours」,我們甚至沒有要找一大堆「小律師」打雜的意思,因為我們的顧問工作是無法取代的,我們擅長的是「從留學申請桌子對面的人的方式思考」。




什麼意思?且讓大飽說文解字一番。


譬如有個學生GRE考得很好,但我們問他你要申請哪個領域?他說我要申請人口學,我們建議他重考。原因?他的GRE Quantitative儘管很不錯了,但還是有可能會被錄取委員皺眉頭,反而是他如果申請類似的研究主題,但換作是人類學博士班,則我們覺得沒問題。


而且我們認為GRE的重要性,基本上在博士班的申請裡面,常常被「考生」(與GRE的補習班)高估了;可是在這個例子上,你如果不瞭解整體的考量,你會以為我們自相矛盾。但重點是坐在桌子對面看你的申請資料的會是人口學專長的教授,還是人類學專長的教授,和這個學生其他的申請資料綜合評估,我們到底認為這個部分會不會有影響。


同樣的,申請美國大學部也是。我們整個暑假就在陪今年要申請的同學絞盡腦汁寫「application essays/college essays」(申請作文),而且這個作文不是臺灣課堂上教的論說文,而是「小故事,大啟示」。


為什麼要寫成「關於你」的「故事」?因為坐在桌子對面的招生官,高比例是文科出身的,他們在所謂的「holistic review」的錄取評選架構下,透過「college essays」認識學術表現之外,表格上填的課外活動之外,標準化測驗成績(SAT/ACT, AP, IB, SAT Subject, TOEFL, IELTS等)和在校成績與排名所無法展現的你的「個人特質」。


這個所謂的「個人特質」是哈佛大學熊熊被亞裔美國人團體控告的主要爭點,而且是念理工科的人覺得虛無縹緲,甚至胡說八道的(宅宅有什麼錯?),但由於政策如此,坐在桌子對面做決定的人鮮少有理工科的(理工科的也沒興趣當招生官,因為要讀一大堆申請作文,還要寫一大堆評選意見,而且招生官的薪水偏低,理工科畢業生隨便也找到薪水更高的工作),因此我們必須要花很多的時間在寫與修改申請作文上。


這裡真正困難的其實是坐在桌子對面的人的「異質性」,哈佛大學的招生官和波士頓學院的招生官就不一樣,耶魯大學去年負責亞洲外國學生/國際學生的招生官離職,今年新來的招生官也許就有不同的想法與做法。布朗大學心理系和印第安納大學的心理系的錄取方式也不同,同樣做生理心理學/行為神經科學,申請心理系博士班和神經科學的博士班又不太一樣。


離題一句話:這個「異質性」思維其實是大飽教授的研究領域「人口學」的核心洞見之一,而「異質性」如何影響因果推論與我們的決策(與政策)是人口學晚近重要的智識上的突破。


這點所有的人都在摸索,包含我們在內,因此我們不斷在進修,拜訪各個大學與教授們討論,向有坐在桌子對面經驗的人請教,批判地閱讀相關的書籍、網站與各式分享,我們有我們的觀點,有我們推論的過程,我們都很樂意和同學們分享,同學們可以自己做判斷,到底怎麼做最適合。


不過也正因為這中間有太多的複雜思維,有同學問:「你何不一併說完通則?」(莫非是藏私,想要賺錢?XDD)非也,而是你練了太極拳的招式,不要說無法成為一代宗師,一樣打不贏街頭上的小流氓,不是因為太極拳不厲害,或者是你的師父故意留一手,而是重點在拳意,而不在架式。

0 comments
bottom of page